11月16日上午,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颁奖典礼于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开幕式上隆重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其在肿瘤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多个奖项,包括:《进展期前列腺癌精准分型及诊治策略的建立与应用》荣获一等奖、江一舟教授荣获青年科学家奖(临床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荣获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作为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代表了该领域中的高学术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代表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攻克晚期肿瘤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也标志着对复旦肿瘤甲状腺、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团队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研究成果取得的重要突破的充分肯定。 甲状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在很多人印象中这是一种“懒癌”。然而,当甲状腺癌发展为局部晚期时(约占总体甲状腺癌的5-10%),均可能因侵犯气管、喉、颈部大血管致死或致残。攻克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是提升我国甲状腺癌生存率的重要研究方向。王宇主任带领团队围绕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平台/体系建设、转化研究开展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 1.建立了局晚甲状腺癌病人管理、标本管理和分子检测的标准化技术流程;建立了国内最大多中心甲状腺癌数据库;建立国内一流局晚甲状腺癌样本库;开展了一系列覆盖各个病理类型新辅助相关临床试验。发表了国际上首个新辅助靶向治疗局晚甲状腺癌临床试验。系列临床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 R0/R1 切除。 2.搭建了针对局晚期甲状腺癌的多学科诊治、临床研究、转化研究平台;构建了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体系。发表了首个基于 CT影像学评价局晚甲状腺癌可切除性评分系统、首个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 3.临床科研一体流程推动基础和转化性研究。在滤泡上皮来源甲状腺癌中筛选去分化/失分化或侵袭性增强的分子标志物,并为揭示甲状腺癌演进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在起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髓样癌系列研究中,发表了国际上首个甲状腺髓样癌多组学分子分型,指出了每种分子分型潜在的精准治疗方向。 项目影响与推广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为38.079,授权/在申发明专利4件。项目成果已在 70 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为局晚甲状腺癌患者提供系统性、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并将进一步推动难治性甲状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 复旦肿瘤甲状腺、头颈肿瘤多学科团队的这一项目,是在复旦肿瘤提供的平台上、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与支持下、多学科团队所有成员的辛勤付出获得的成果,同时也更需要感谢所有同道、合作伙伴和我们的患者朋友给予的信任、支持与鼓励。我们团队将与各方继续合作、努力共赢,推动甲状腺、头颈部肿瘤精准诊疗的发展,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